近日,由国家新闻出版署主办的“2019中国印刷业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主题是“聚焦绿色化”。
记者从此次大会上获悉,70年来,我国印刷业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千余家企业、不到10万从业者,增长到2018年年底的9.8万家企业、270.4万从业人员,实现1.27万亿元印刷总产值,资产总额达到1.52万亿元。在文化及相关43个产业类别中,规模以上印刷企业营收已占到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的7.2%。
“印刷业已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支柱行业,较好发挥了阵地建设、技术支撑,服务人民、传承文明的重要作用。”中宣部副部长梁言顺出席大会时表示。
在印刷业绿色化发展方面,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介绍,近年来,生态环境部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密切配合,积极开展绿色印刷工作,签署《实施绿色印刷战略合作协议》,发布《关于实施绿色印刷的公告》,制修订了平版印刷、凹版印刷等多项环境标志、标准。刘炳江介绍,全国中小学教科书已连续4年实现绿色印刷全覆盖,票据票证、食品药品包装盒领域也在积极推广绿色印刷。1100多家企业通过绿色印刷认证,一大批环保原辅材料、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设备得到广泛利用。广东、北京、上海、重庆、山东等地陆续出台了印刷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印刷业的环保水平。
“印刷业的绿色化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要看到,印刷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刘炳江介绍,目前印刷行业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全国印刷行业VOCs排放总量超过110万吨,占工业排放量10%左右,其中包装印刷行业排放量占整个印刷行业80%。全国9.8万家印刷企业,能拿到绿色认证的仅1100多家,也就是1%多一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在大会演讲中介绍,1990年至2017年间,我国包装印刷行业对溶剂使用源的非甲烷挥发性有机物(NMVOC)排放比例保持在8%—13%之间。包装印刷行业对1,3,5-三乙基苯和2-丙醇的排放贡献率分别高达37.9%和39.7%,进而对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有一定贡献。贺克斌介绍,在“蓝天保卫战”中,臭氧和二次有机颗粒物污染的痛点聚焦到VOCs,VOCs减排的痛点是溶剂,而印刷行业又是溶剂的重要用户。“印刷业在绿色化发展过程中,仍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可以对未来的‘蓝天保卫战’做出更重要的贡献。”贺克斌说。